零八宪章文本
约定:
以下文字中黑色文本为文本原文,红色文本为本人所做评论
零 八 宪 章 文 本
2008年12月10日公布
零 八 宪 章
一、前言
今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墙” 诞生30周年,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10周年。在经历了长期的人权灾难和艰难曲折的抗争历程之后, 觉醒的中国公民日渐清楚地认识到,自由、平等、 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民主、共和、 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 抽离了这些普世价值和基本政制架构的“现代化”, 是剥夺人的权利、腐蚀人性、摧毁人的尊严的灾难过程。 21世纪的中国将走向何方,是继续这种威权统治下的“现代化”, 还是认同普世价值、融入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体?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抉择。
19世纪中期的历史巨变,暴露了中国传统专制制度的腐朽, 揭开了中华大地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序幕。 洋务运动追求器物层面的进良,甲午战败再次暴露了体制的过时; 戊戌变法触及到制度层面的革新, 终因顽固派的残酷镇压而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在表面上埋葬了延续2000多年的皇权制度,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囿于当时内忧外患的特定历史条件, 共和政体只是昙花一现,专制主义旋即卷土重来。 器物模仿和制度更新的失败,推动国人深入到对文化病根的反思, 遂有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因内战频仍和外敌入侵,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被迫中断。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再次开启了宪政历程, 然而国共内战的结果使中国陷入了现代极权主义的深渊。 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名义上是“人民共和国”, 实质上是“党天下”。执政党垄断了所有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 制造了反右、大跃进、文革、六四、 打压民间宗教活动与维权运动等一系列人权灾难, 致使数千万人失去生命,国民和国家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二十世纪后期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摆脱了毛泽东时代的普遍贫困和绝对极权, 民间财富和民众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个人的经济自由和社会权利得到部分恢复,公民社会开始生长, 民间对人权和政治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 执政者也在进行走向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经济改革的同时, 开始了从拒绝人权到逐渐承认人权的转变。中国政府于1997年、 1998年分别签署了两个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 全国人大于2004年通过修宪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 今年又承诺制订和推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但是, 这些政治进步迄今为止大多停留在纸面上;有法律而无法治, 有宪法而无宪政,仍然是有目共睹的政治现实。 执政集团继续坚持维系威权统治,排拒政治变革, 由此导致官场腐败,法治难立,人权不彰,道德沦丧, 社会两极分化,经济畸形发展,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遭到双重破坏, 公民的自由、财产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得不到制度化的保障, 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不满情绪持续高涨, 特别是官民对立激化和群体事件激增, 正在显示着灾难性的失控趋势, 现行体制的落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我们的基本理念
当此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历史关头, 有必要反思百年来的现代化历程,重申如下基本理念:
自由:自由是普世价值的核心之所在。言论、出版、信仰、集会、 结社、迁徙、罢工和游行示威等权利都是自由的具体体现。 自由不昌,则无现代文明可言。
人权:人权不是国家的赐予,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享有的权利。 保障人权,既是政府的首要目标和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也是“ 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中国的历次政治灾难都与执政当局对人权的无视密切相关。 人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服务于人民,政府为人民而存在。
平等:每一个个体的人,不论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经济状况、 种族、肤色、宗教或政治信仰,其人格、尊严、自由都是平等的。 必须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落实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 政治权利平等的原则。
共和:共和就是“大家共治,和平共生”, 就是分权制衡与利益平衡,就是多种利益成分、不同社会集团、 多元文化与信仰追求的群体,在平等参与、公平竞争、 共同议政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公共事务。
民主:最基本的涵义是主权在民和民选政府。 民主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人民, 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2)政治统治经过人民选择,(3) 公民享有真正的选举权, 各级政府的主要政务官员必须通过定期的竞选产生。(4) 尊重多数人的决定,同时保护少数人的基本人权。一句话, 民主使政府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现代公器。
宪政: 宪政是通过法律规定和法治来保障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自由和权利的 原则,限制并划定政府权力和行为的边界,并提供相应的制度设施。
在中国,帝国皇权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世界范围内, 威权体制也日近黄昏;公民应该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祛除依赖“ 明君”、“清官”的臣民意识,张扬权利为本、 参与为责的公民意识,实践自由,躬行民主,尊奉法治, 才是中国的根本出路。
三、我们的基本主张
藉此,我们本着负责任与建设性的公民精神对国家政制、 公民权利与社会发展诸方面提出如下具体主张:
1、修改宪法:根据前述价值理念修改宪法, 删除现行宪法中不符合主权在民原则的条文, 使宪法真正成为人权的保证书和公共权力的许可状,成为任何个人、 团体和党派不得违反的可以实施的最高法律, 为中国民主化奠定法权基础。
2、分权制衡:构建分权制衡的现代政府,保证立法、司法、 行政三权分立。确立法定行政和责任政府的原则, 防止行政权力过分扩张;政府应对纳税人负责; 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建立分权与制衡制度, 中央权力须由宪法明确界定授权,地方实行充分自治。
3、立法民主:各级立法机构由直选产生,立法秉持公平正义原则, 实行立法民主。
4、司法独立:司法应超越党派、不受任何干预,实行司法独立, 保障司法公正;设立宪法法院,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维护宪法权威。 尽早撤销严重危害国家法治的各级党的政法委员会,避免公器私用。
5、公器公用:实现军队国家化,军人应效忠于宪法,效忠于国家, 政党组织应从军队中退出,提高军队职业化水平。 包括警察在内的所有公务员应保持政治中立。 消除公务员录用的党派歧视,应不分党派平等录用。
6、人权保障:切实保障人权,维护人的尊严。 设立对最高民意机关负责的人权委员会, 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犯人权,尤其要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 任何人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传讯、审问、处罚, 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7、公职选举:全面推行民主选举制度, 落实一人一票的平等选举权。 各级行政首长的直接选举应制度化地逐步推行。 定期自由竞争选举和公民参选法定公共职务是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
8、城乡平等:废除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落实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权利,保障公民的自由迁徙权。
9、结社自由: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权, 将现行的社团登记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开放党禁, 以宪法和法律规范政党行为,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 确立政党活动自由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实现政党政治正常化和法制化。
10、集会自由:和平集会、游行、示威和表达自由, 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自由, 不应受到执政党和政府的非法干预与违宪限制。
11、言论自由:落实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学术自由,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制订《新闻法》和《出版法》, 开放报禁,废除现行《刑法》中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条款, 杜绝以言治罪。
12、宗教自由:保障宗教自由与信仰自由,实行政教分离, 宗教信仰活动不受政府干预。 审查并撤销限制或剥夺公民宗教自由的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禁止以行政立法管理宗教活动。 废除宗教团体(包括宗教活动场所) 必经登记始获合法地位的事先许可制度, 代之以无须任何审查的备案制。
13、公民教育:取消服务于一党统治、 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教育与政治考试, 推广以普世价值和公民权利为本的公民教育,确立公民意识, 倡导服务社会的公民美德。
14、财产保护:确立和保护私有财产权利,实行自由、 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保障创业自由,消除行政垄断; 设立对最高民意机关负责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合法有序地展开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归属和责任者; 开展新土地运动,推进土地私有化, 切实保障公民尤其是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15、财税改革:确立民主财政和保障纳税人的权利。 建立权责明确的公共财政制度构架和运行机制, 建立各级政府合理有效的财政分权体系;对赋税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以降低税率、简化税制、公平税负。非经社会公共选择过程, 民意机关决议,行政部门不得随意加税、开征新税。通过产权改革, 引进多元市场主体和竞争机制,降低金融准入门槛, 为发展民间金融创造条件,使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活力。
16、社会保障: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制, 使国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和就业等方面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17、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 为子孙后代和全人类负责; 明确落实国家和各级官员必须为此承担的相应责任; 发挥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18、联邦共和: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参与维持地区和平与发展, 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维护香港、澳门的自由制度。 在自由民主的前提下, 通过平等谈判与合作互动的方式寻求海峡两岸和解方案。 以大智慧探索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可能途径和制度设计, 在民主宪政的架构下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19、转型正义:为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政治迫害的人士及其家属, 恢复名誉,给予国家赔偿;释放所有政治犯和良心犯, 释放所有因信仰而获罪的人员;成立真相调查委员会, 查清历史事件的真相,厘清责任,伸张正义; 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和解。
四、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和人权理事会的成员, 理应为人类和平事业与人权进步做出自身的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当今世界的所有大国里,唯独中国还处在威权主义政治生态中, 并由此造成连绵不断的人权灾难和社会危机, 束缚了中华民族的自身发展,制约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政治民主化变革不能再拖延下去。
为此,我们本着勇于践行的公民精神,公布《零八宪章》。 我们希望所有具有同样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公民, 不分朝野,不论身份,求同存异,积极参与到公民运动中来, 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以期早日建成一个自由、民主、 宪政的国家,实现国人百余年来锲而不舍的追求与梦想。
发帖者 08charter 时间: 上午11:58
2008年12月10日公布
本人对起草此文本的个人或组织、群体表示敬意。下面评论可能很不客气,但是出于完善文本的目的而无他意。
零 八 宪 章
一、前言
今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墙”
19世纪中期的历史巨变,暴露了中国传统专制制度的腐朽,
二十世纪后期的“改革开放”,
前言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认识水平还停留在表象世界上。有理由担忧下面文本中的思想认识水平。中國的問題是文明(或曰: 觀念、意識形態)的問題,制度是其表現。想把德先生、 賽先生嫁接在古老的中華文明上的想法已經證明是行不通的。 所以要從文明領域改造中華民族。
二、我们的基本理念
当此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历史关头,
自由:自由是普世价值的核心之所在。言论、出版、信仰、集会、
人权:人权不是国家的赐予,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享有的权利。
平等:每一个个体的人,不论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经济状况、
天賦人權,造物主先造萬物,后造人。是讓人來管理萬物的(使命)。管理萬物就要使用資源。而使用造物主所造資源的權力就是【 天賦人權】。當然,有人不信上帝,所以在【天賦人權】 上可以使用模糊策略。方便各方解釋。【自由】【平等】屬於【 天賦人權】。【注意】——這里所言【自由】有歧義, 可解釋為適當的權利(rights),和真正的【自由】 的涵義有區別。
民主:最基本的涵义是主权在民和民选政府。
宪政:
共和是不平等(自由)體現,而民主是平等體現。一般既得利益人群或尋求自由,而普通民眾會尋求民主(平等)。 如何在自由和民主中把握平衡,這就需要社會契約——《憲法》。 所以說《憲法》是各方的約定。當今中國,有兩個政權(互不承認) ,有兩部《憲法》,加上本《憲章》,名義上有三部《憲法》。 實際上是各說各話,只有自己承認而沒有其它方的承認。事實上中國 沒有《憲法》。只有其名,而無其實。所以說共產黨政府也好, 台北政權也好,都不能稱為合法政府。
在中国,帝国皇权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世界范围内,
以上有几个概念的认识不清,有点混乱
三、我们的基本主张
藉此,我们本着负责任与建设性的公民精神对国家政制、
1、修改宪法:根据前述价值理念修改宪法,
實際應該為制定《憲法》,只要能推動到這一步,憲政就成功了一多半了。以下內容應當為《憲法》 中的條款或具體法中的內容。
2、分权制衡:构建分权制衡的现代政府,保证立法、司法、
如果還是一個政黨,這一切還是空
3、立法民主:各级立法机构由直选产生,立法秉持公平正义原则,
只要有了反對黨,這條并不是問題
4、司法独立:司法应超越党派、不受任何干预,实行司法独立,
司法獨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必須經過周密設計和嚴格論證。
5、公器公用:实现军队国家化,军人应效忠于宪法,效忠于国家,
公務員要保持政治中立,如果要加入公務員。必須退出政黨。
6、人权保障:切实保障人权,维护人的尊严。
首先要搞清楚什麽是人權,然後才好保護。對一個無神論者來講,人權很難理解和描述。不信可以試試。
7、公职选举:全面推行民主选举制度,
除了行政首長,更重要的議員、民意代表。
8、城乡平等:废除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這個非常必要。既要保證鄉村居民自由遷徙至城市的權利。也要保證城市居民自由遷徙至鄉村的權利。 當今中國大陸農業的落後就是由於資本、 知識無法加入農業生產造成的。
9、结社自由: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权,
10、集会自由:和平集会、游行、示威和表达自由,
11、言论自由:落实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学术自由,
12、宗教自由:保障宗教自由与信仰自由,实行政教分离,
13、公民教育:取消服务于一党统治、
14、财产保护:确立和保护私有财产权利,实行自由、
15、财税改革:确立民主财政和保障纳税人的权利。
16、社会保障: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制,
17、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
18、联邦共和: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参与维持地区和平与发展,
19、转型正义:为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政治迫害的人士及其家属,
這里所言【自由】均當理解為權利(Right)。
四、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
为此,我们本着勇于践行的公民精神,公布《零八宪章》。
发帖者 08charter 时间: 上午11:58
结论:
《零八憲章》的起草和公佈是正確的方向。明確和理智地表達了自己的意圖。雖然有局限, 但已經成為一個很好的討論基礎。如果承認民主是我們的追求, 那麼現在我們就應當用民主的理念、行為規範來行事。 那就是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決策。在共同決策下行動。 文本局限于從單一的中國大陸地區著眼。這是文本最大的缺憾。
建议:我希望看到文本的都能拿出自己的意見來,以使文本向可操作的目的逐日邁進。這是我第一次評論文本, 以後還會多次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